常识资讯
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4年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米乐M6官网
2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有关进展米乐M6官网,解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专利转化运用进行专门部署,提出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的总体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21个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迅速行动,组建专班,开展工作。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以及《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两项配套政策,希望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作用,共同推动专利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今天,我们邀请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先生,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李楠先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二司一级巡视员竺煜先生,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副局长武斌先生出席发布会,向大家介绍两项配套政策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我是发布会的主持人,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梁心新。下面,先请王培章司长简要介绍一下这两项配套政策。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向大家介绍近期出台的两项配套政策。
首先是《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利转化运用的重要力量。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9.4万件,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9万件,合计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1/4。但同时,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利成果“不愿转”的顾虑、“不会转”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梳理盘活有价值却被闲置的专利成果是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的重要任务。今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国资委、中科院等7个部门,按照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的总体部署要求,出台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在总体目标思路上,方案明确了“全面盘点、筛选入库、市场评价、分层推广”的工作原则和“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的工作思路;强调要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和专业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盘活存量和做优增量两方面发力;提出到2024年底前实现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转化有效专利盘点全覆盖,2025年底前加速转化一批高价值专利,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和实施率明显提高。在主要任务上,方案明确了全面梳理盘点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组织企业对筛选出的可转化专利进行评价反馈,分类开展高价值专利对接推广和落地转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优专利增量等4方面工作。在组织实施上,方案从加强组织调度、强化激励约束、做好宣传培训、加强监测评价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第二是《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是推动专利产业化的生力军,也是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活力源泉。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与盘活高校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两项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助力实现专利价值。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4部门制定了《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将于近期印发实施。在工作目标上,方案以专利产业化为主线年底,通过知识产权普惠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能力水平整体提升;重点培育一批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样板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利密集型产品。在重点任务上,方案以全链条服务为理念,通过融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畅通资金链、筑强人才链、打通服务链,加速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向中小企业集聚。在普惠服务上,方案明确要重点普及推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产品,发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作用,提升区域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效能,夯实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基础。在样板培育上,方案筛选建立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开展重点培育,建立入库企业动态调整机制,打造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中小企业样板。在政策支持上,方案围绕专利产业化重点任务,整合相关部门政策资源,面向入库企业按需匹配支持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在组织实施上,方案从加强组织协调、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监测评价、加强培训宣传等四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确保任务有效落实。以上是我的简要介绍,谢谢。
谢谢王司长的介绍。下面,我们愿就大家关注的问题回答提问。提问时,请先通报所属媒体。谢谢。
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成果是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的重要任务。请问这次出台的存量专利盘活方案都有哪些针对性的新举措和新要求?
谢谢你的提问。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是着眼创新源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工作,也是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部署的首要任务。结合刚才介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主要内容,我再就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做一个简要补充。
方案聚焦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工作,突出发挥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突出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主体作用。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专利盘活的第一责任人,截至去年年底,共有有效发明专利102.3万件。高质量地完成存量专利的盘点、筛选等工作,需要依靠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把能够转化的专利存量家底摸清摸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二是突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一方面,建立市场评价机制,由企业对高校、科研机构盘点的专利进行产业化前景分析米乐M6官网,形成内容更加丰富的专利转化资源库。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市场力量,在专利对接推广、落地转化过程中,调动企业、投资机构、服务机构等多方面积极性,合力推动高价值专利快速转化。三是突出发挥政府服务支撑作用。我局将搭建统一的综合服务平台,支撑数据汇集共享,会同地方开展对接推广活动,组织公共服务机构参与盘活工作。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也将持续优化配套制度和政策,加强引导激励,为专利转化运用营造良好环境。
具体操作上,我们采取的是“一平台、两端点、三个库、四步走”的思路。“一平台”,即依托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政府做好保障,提供数据汇集、分类整理、分析匹配、跟踪反馈等服务支撑。“两端点”,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从供需两端分别对存量专利进行筛选评价,并通过反馈技术改进需求和产学研合作意愿,建立有效的对接机制。“三个库”包括由高校、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形成的基础库、经筛选评价后的可转化资源库和按产业领域组建的评价专家库,三库协同支持专利评价和产业化工作。“四步走”是指按照全面盘点、市场评价、推广转化、做优增量四个步骤交错进行、压茬推进盘活工作,实现“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并在存量专利盘活的基础上,以产业化为导向做优专利增量。谢谢。
教育部在促进高校专利转化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来将如何进一步推动高校专利转化?
谢谢你的提问。促进高校专利转化运用是推动高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教育部加强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协同,结合高校实际实施一系列举措,加快促进高校专利转化运用。
一是紧密对接需求,加强对现实需要的科技源头供给。印发实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教科信【2022】3号),推动高校强化科技创新与国家战略、产业需求紧密衔接,实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做出新贡献。
二是完善管理机制,提升高校专利质量。我们制定实施了《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 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1号),开展“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推动高校完善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体系,健全专利申请前评估和职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特别是优化专利申请资助和授权奖励政策,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和转化效益。
三是加强专业化机构建设,提高专利转化能力。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以及国家知识产权示范试点高校等平台建设,支持高校自主设置技术转移转化系列岗位,鼓励引入技术经理人参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提升转化过程专业服务和管理能力。
四是推进政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深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以及职务科技成果管理试点等,通过产权激励、评价导向和创新成果管理等方式,激发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这四项举措的实施,高校专利转化数量增长迅速,近五年高校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6000多项增长到2.1万余项,转化金额从33.9亿元增长到110.1亿元。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面对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还有待提升,特别是高校源头创新的重大潜力还未充分释放,需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下一步,教育部将把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新时代高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支点,结合“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有关要求,重点推动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展高校存量专利盘活工作。组织高校根据工作方案要求,全面梳理盘点存量专利,进行评价分类,开展精准对接,促进存量专利转化运用。同时,加强需求导向的制度性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从源头上提升新增专利的质量。
二是推动提升高校专利转化效率。进一步树立以转化运用为目的的专利工作导向,在有关评价、评估、评审等工作中,更加重视专利质量和转化运用等指标。加强专业化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高校专利转化激励,促进高校有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科技创新需要长期的投入,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请问资本市场助力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方面将发挥哪些作用?
谢谢你的提问。自《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以来,证监会积极支持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落实有关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具体工作。刚才介绍的《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提出筛选建立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这里面涉及的入库企业主要为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服务覆盖范围比较契合。
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及《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支持入库企业进入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培育,并给予了更多支持政策,如探索政府引导基金等通过优先股的形式投资入库企业,鼓励支持以“科技成果+认股权”方式入股企业等,进一步丰富了入库企业的服务工具和产品;同时拓宽了私募基金对入库企业的投资方式,有利于促进入库企业与资本的对接,强化对专利产业化的投融资支持。目前,证监会正在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与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的产品衔接和制度性对接机制。2023年8月,区域性股权市场与新三板制度性对接正式落地。入库企业经过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规范培育,在发展壮大后可以“升级”进入全国性资本市场。
下一步,证监会将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做好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工作,不断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更好支持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谢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价值专利创造和转化运用,请问,近些年中国科学院在加强专利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工作举措?
谢谢你的提问。高价值专利创造和高水平的成果转化运用是决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围绕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创造,高水平保护与转化运用,加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在高价值专利培育方面。一是围绕重大科技项目的部署实施,积极开展专利导航,深度挖掘专利信息,明晰产业发展态势,优化研发路径,做好专利领域布局。二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建立了重大科技项目知识产权专员制度,配备专人专职负责。三是探索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提升专利质量。相关举措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微电子研究所通过开展专利导向的研发,在集成电路领域构建了专利池,在专利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在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方面。一是积极推广需求导向的技术研发管理模式,从源头加强科技创新与企业应用深度结合。二是积极探索许可、转让等多种转化方式,与企业需求相适应,促进转化运用。如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探索了附条件许可转化模式,通过与企业深度融合,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积极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工作,探索了“先赋权后转化”、“先赋权后独享”等转化新模式,米乐APP免费下载拓宽了成果转化的路径,提高转化运用效能。
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一是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规范院属单位知识产权管理;二是深入推进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目前已有近半数科研机构通过了认证。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院级知识产权专员600多名,所级专员2000多名。以上是中国科学院开展的一些工作。谢谢。
盘活存量和做优增量是相辅相成的,请问在做优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增量方面有哪些措施?
谢谢你的提问。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是动态变化的,新申请、新授权专利不断涌现,不转化运用又将成为新的存量专利。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做优专利增量,才能从根本上盘活,避免“前清后积”。《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在做优专利增量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一是精准对接需求。在存量专利盘活过程中,通过企业评价反馈的环节,高校、科研机构可以在综合服务平台上及时接收企业的技术改进和产学研合作需求信息,建立精准对接的渠道,从而更好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开展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产出和布局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高价值专利。
二是强化政策导向。方案要求各部门各地方优化调整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将专利转化效益纳入高校和科研机构学科评价、机构评估、项目评审、人才评价、职称评定等评价指标,进一步突出专利质量和产业化导向。与此同时,今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已联合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印发了建立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的声明制度实施方案,将加强对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的质量评价和跟踪监测,促进相关专利转化运用。
三是完善管理机制。方案强调高校和科研机构要牢固树立以转化运用为目的的专利工作导向,并对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优化专利资助奖励等作出具体部署。高校、科研机构要综合考量转化潜力、商业价值和维护成本等,加快实施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鼓励支持具有产业化前景、商业价值的技术去申请专利。同时通过转化收益等方式对发明人或研发团队予以奖励,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谢谢。
我们注意到专利转化运用行动方案提出要支持以“科技成果+认股权”方式入股企业。请问通过这种方式如何起到支持科创企业特别是早期科创企业的作用?
谢谢你的提问。认股权是指科创企业或相关方按照协议约定授予外部机构在未来某一时期认购一定数量或一定金额的企业股权(或股份)的选择权,能够有效动员各方力量加大对于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近些年来,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私募基金、产业园区、孵化器等主体,逐步探索出了“债权+认股权”、“服务+认股权”等业务场景并落地了一批案例,有力支持了科创企业的发展。但实践中,认股权存在法律保障相对不足,缺乏权威机构提供确权、登记、托管、估值、转让、行权等专业化服务,导致推广难甚至出现法律风险等问题。
为破解认股权业务的痛点难点,拓宽科技型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2022年以来,证监会先后批复同意在北京、上海、重庆等3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稳妥推进认股权全周期服务体系建设,畅通“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截至2023年底,3家区域性股权市场累计完成认股权登记近100笔,涉及融资金融近9亿元。从实践情况看,认股权主要适用以下业务场景:一是需要抵补后续风险。如资金方在向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融资担保及租赁等金融服务过程中,可以通过认股权锁定企业成长溢价以抵补债权风险。二是有可能获得递延型收益。如产业园区米乐M6官网、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所获取的当期收益有限,可以通过认股权换取企业股权,增厚收益。三是适用未来可能有价值、但目前无法准确估值定价的服务内容。
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及《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均提出支持以“科技成果+认股权”方式入股企业,是认股权在专利产业化领域开展的有益探索。因专利等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存在无法准确估值或定价的难题,专利持有人可先与企业签订认股权协议,待专利等科技成果完成产品化验证、企业获得外部融资时,根据市场化估值和认股权协议约定获取相应股权,更加准确评估专利的产业化价值。“科技成果+认股权”一方面能够给予专利持有人、企业和投资方更大的灵活性,解决专利等科技成果估值难、转让难的问题,有效促进专利产业化;另一方面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专利产业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目前,上述试点地区已有相应落地案例,有效提升了专利产业化效率,促进了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谢谢。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100多家科研机构,是这次存量专利盘活的重点参与单位。请问,针对存量专利盘活工作,中国科学院有哪些重要举措?
谢谢你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高度重视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去年10月就对全院存量专利开展了系统分析,摸清存量专利情况,并利用公开数据进行了初步评估分级。《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后,我院第一时间做出部署,制定了工作举措。
一是加强宣贯和组织实施。通过政策宣贯,充分调动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思路,选择10家单位开展试点,发挥示范作用;调动支撑单位力量,开展存量专利评估分级、成果推介、网络传播等,形成合力。
二是组织存量专利分析盘点。开发分级分类评估工具,从技术、市场、法律三个维度全面盘点评估,并进行分级分类处理,实现技术保护一批、转化运用一批、开放许可一批、终止维持一批,提高专利转化效率,有效降低存量专利数量。
三是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无转化或保护价值的专利,及时终止维持;对市场需求潜力较大、具有应用价值的,通过开展专场推介、成果路演等对接活动,促进转化;对适用广泛、适合多方实施的专利,推动开放许可和托管运营。在能源、信息、材料、生命健康等优势领域,注重与企业联合攻关推动转化应用。
四是强化精准对接。充分利用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筛选出市场需求潜力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专利,按要求在平台登记入库,通过平台开展精准对接,根据企业反馈进行二次开发,推动成果加速转化运用。谢谢。
刚才介绍了《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在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方面的总体考虑。请问方案在相关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谢谢你的提问。中小企业是经济的毛细血管。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有创新活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工信部、财政部等多部门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单在专利转化方面,去年就通过专利开放许可试点达成许可1.7万项,推动了一批专利技术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
此次即将出台的《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是: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为主线,强化知识产权普惠服务,在此基础上筛选一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建立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按需匹配知识产权、产业、金融等惠企政策,探索形成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有效路径,并进一步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水平整体提升。
方案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体现出“三个结合”的特点。一是中小企业成长与存量专利盘活等重点任务相结合。通过引导中小企业深度参与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推动企业需求与技术供给有效对接。通过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在产业链中的专利技术特长,加快融链入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二是普惠服务与重点培育相结合。加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普惠供给,完善专利转化运用服务链条,夯实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基础。在做好普惠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培育一批样板企业,通过复制样板经验,引领带动更多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三是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相结合。目前专利产业化的困难和堵点,是供需双方缺乏有效对接,供方“说不清”,需方“听不明”,缺少发明人团队、转化服务机构全程跟进服务。为此,方案强调在实施过程中,围绕专利产业化全链条,注重发挥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的叠加效应,探索构建供需匹配、精准对接、协同高效、运行顺畅的专利产业化服务体系。
方案将于近期印发,后续我局还将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相关政策解读,抓好贯彻落实工作。谢谢。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后续工作中,我局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全力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继续强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协同联动,更好发挥知识产权激励创新和保护创新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设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融入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同时,也希望媒体朋友继续关心关注知识产权工作,共同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